本書是天道聖經註釋《路得記》的普及版,把原著的精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重新編排為「細閱經文」、「脈絡與釋經」、「信息與應用」、「溫習與思考」、「進深思考」五部分,從而幫助讀者掌握路得記的信息。整個舊約描述一個大故事,可稱為西奈故事,也即救恩故事。路得記是這個大故事裡的小故事,是西乃故事的組成部分。無論我們身處哪個世代,面對哪種政治氣候,人生總會遇上生離死別,喜怒哀樂;有人與你牽手終生,有人與你共行一段。《路得記》雖然只有短短四章,卻刻印在歷世歷代信徒的心版上,這就是作者寫作的功力。話不多,意義卻深遠。書中內容圍繞三個主角之間的互動來發展,各人都展現了人性美好的一面。作者將一個小家庭放在士師統治的大環境裡,當士師記的作者在二十一章25節留下最後一句「各人都行自己看為對的事」,《路得記》的三個主角卻反其道而行,「各人都行耶和華看為對的事」。神離我們不遠,祂就在身旁。
Of view on literary unity -- The overall meaning -- The overall meaning in previous scholarship -- Gunkel -- Brandenburger and Harnisch -- Structura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in version 1-3...
【內容簡介】歷代志通常視為舊約聖經中至為枯燥乏味的書卷,沉悶的家譜、所記的歷史多與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相若或重複,這實在叫人吃不消!如果你明白歷代志的家譜,是要引出大衛這位理想的君王,以及聖殿敬拜這兩大重點,而全書就是圍繞君王與宗教革新來開展的,這會不會引起你的興趣?昔日,君王在政治和宗教層面離棄神,招致亡國厄運。神是賞善罰惡的,對當代回歸的猶大人來說,只要他們真心跟從神,必能長久居住在神帶領他們歸回的應許地,否則勢必再次遭受刑罰。大衛是理想的君王,與聖殿、與神的關係親密。今日的信徒如果要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就要明白神為何使用大衛、所羅門等君王?神看中他們甚麼?他們得勝和失敗的原因又是甚麼?信徒要以史為鑒,從中找到成功的祕訣,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作者簡介】現任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多倫多城北華人基督教會顧問牧師、國際教育協會主任,及恩霖中華國際協會會長。曾任城北華人宣道會、美國達拉斯中華基督徒恩友堂主任牧師、菲律賓聖經神學院院長。 先後畢業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理學士.美國達拉斯神學院神學碩士.美國達拉斯神學院哲學博士/神學博士 其他著作:.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 《歷代志上》(卷一)、(卷二) 《歷代志下》(卷一)、(卷二) 《以斯拉記》.普天註釋(香港:天道):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合著).《育善在家》.《教育理念與基督教教育觀》.《苦海無邊有情天》.《使徒信經詮釋》.《遨遊之旅系列》.《面子學》.《異端與邪教》
1948年聯合國將「滅族屠殺」(genocide)定為國際罪行,又於1993年宣告「族裔淨化」(ethnic cleansing)為危害人類的罪行,兩個用語在意義上都包含企圖將「國家的、族裔文化的、種族的、宗教的群體整個或部分」消滅。可惜,這樣的罪行仍然未能遭制止,至少我們從報章得悉2016年下旬,羅興雅人為了逃避緬甸軍方種族清洗,數以十萬計的難民逃往孟加拉。聖經也記載了猶大人幾乎遭滅族的事件。以斯帖記的作者將這一歷史事件公諸於世,讓讀者看到在波斯帝國時代,身在異鄉飽受異教文化、政治逼迫的猶大人,在面臨生存危機時,如何經歷到立約的神似乎是隱藏,其實處處顯出祂對子民的眷顧和保守。與此同時,屬神的子民不能坐以待斃,也要齊心,要起來,共同承擔責任。「誰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了挽救現今的危機嗎?」神給了我們有哪些「位分」,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化解危機?
【內容簡介】 撒母耳記下主要記載大衛的統治,他在位四十年,期間他南征北討,安邦興國;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想為神興建聖殿。他的心意蒙神悅納,並蒙神應許他的王朝會永遠堅立。可是大衛也有軟弱失敗的時候。他犯下姦淫殺人罪,由合神心意變成逆神心意的君王,這幾乎導致國亡家破。幸而,大衛肯認罪悔改,結果蒙神眷顧,生命得以重回正軌。撒母耳記下的記載結束於亞勞拿的禾場,這是日後聖殿的所在位置,也是神化詛咒為祝福的地方。但願大衛的成敗得失成為我們人生的借鏡!
你確知神給你一生甚麼使命嗎?你確信神的應許會藉著你而成就嗎?我們憑著甚麼得以完成使命,並得到寶貴的應許?進入迦南地是約書亞一生中信心的高潮,他承繼摩西而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完成摩西未能完成的使命,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並把地土分給他們為產業。他看到神的應許雖然延遲,但最終得以應驗。願神奇妙的工作在我們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記號,正如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的經歷一樣。
Joshua, Judges, Ruth
The stories of Samuel, Saul and David are wound up in the larger story of God's purpose for his people. Looking beyond the well-known surface of these stories, Joyce C....
撒母耳记记述以色列从士师时代进入君王时代的三位主要人物的故事:撒母耳、扫罗和大卫。撒母耳是最后的士师;扫罗是士师到君王的过渡人物;大卫蒙神拣选,代替扫罗成为合神心意的王。读者藉著研读撒母耳记,可以透彻明白整段旧约历史的发展,也对神的救恩计划有深入的理解,并且看到神如何模造合神心意的人。值得深思的是:扫罗与大卫都是神所拣选的君王,为何一个至终被弃绝?一个却得称为合神心意的人?哪一位又是你心想学效的呢?
The Ladino Five Scrolls: (Abraham Asa's versions of the Hebrew and Aramaic 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