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面對失去,願意走進悲傷,就能走出傷痛【全新療癒練習版】

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面對失去,願意走進悲傷,就能走出傷痛【全新療癒練習版】
ISBN-10
6263537493
ISBN-13
9786263537491
Category
Family & Relationships / Death, Grief, Bereavement
Pages
36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3-05-19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
Author
肯尼斯J.多卡 博士

Description

悲傷是禮物,證明我們曾經愛過。

傷痛也是一段旅程,我們要在路上尋找新的意義。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會數度面對「失去」。尤其在新冠疫情開始後,全世界的人們都無國界地被迫面對各式各樣的失去:親人逝去、身體不再健康、失業……穩定安適的生活全變了調,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傷痛。

每段失去,都讓人像經歷一場心理的大地震。在過程中,你會發現曾經熟悉的世界變得陌生,甚至產生厭世的想法,這些都很正常,因為悲傷並非在短期內能痊癒的疾病,而是條崎嶇漫長的道路,你需要走過去。

悲傷沒有時間表,每個人都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哀傷著,我們不用急著好起來;悲傷也沒有所謂的終結,即使在傷痛之中,我們不需刻意遺忘,仍可以繼續與離去者保持連結。

本書作者肯尼斯J. 多卡博士,是國際知名的悲傷輔導與心理治療師,他深耕悲傷心理諮商界數十年,提出諸多新的觀點,取代過去對於悲痛帶有批判性的想法。他認為「失去」給予人生最重要的任務,是我們必須好好面對失落,並學習在沒有對方的情況下繼續堅強活下去。如果我們願意接納悲傷,它就會給予我們力量,並讓我們在傷痛中成為更成熟的自己。

本書是傷痛者最好的GPS,能幫助人們重新找到人生定位,讓回憶留下,把哀傷帶走。不論是面臨失親、喪偶、失去手足或子女的傷痛,又或無法獲得社會支持的悲傷剝奪,例如失去同性伴侶或婚外情伴侶,以及因失業、自殺、意外身亡等被污名化的諸多失去,都提供諸多溫暖而實用的支持及建議。

本書金句

�P

悲傷是你為愛付出的代價,但是你不一定需要藉由沈浸傷痛中來表達你的愛有多深。

�P

有關「悲傷代表需要放手」的觀念,已經有了徹底的轉變。死亡結束的只是生命,而不是關係,時間或死亡永遠不會打破那種連結。

�P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的悲傷五階段,是反映人們如何因應生病和臨終時期,而不是經歷悲傷的過程。以為自己的傷痛必須按照上述這些不同階段發展,會讓我們對悲傷有錯誤的期望。

�P

在你悲傷時,你需要完成五個重大的任務:一、承認失去。二、應付失去的痛苦。三、學習自己過生活。四、與逝者保有連結。五、重建你的信仰與生命哲學。

�P

悲傷就是「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因為你曾經熟悉的世界可能變得陌生,你必須學習之前輕忽的技能,盡你曾經疏忽的義務,或是在你從未接觸過的新領域學習知識。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現在必須學習在沒有逝者的世界中重新活下去。

療癒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導演  林書宇

Similar books

  • Facing Death
    By Robert Kavanaugh

    In his semiweekly visits , Gabe tried every trick imaginable to force Dr. Trapp into candor . Trapp insisted on remaining in tight control , forever reestablishing his position : “ I think we got it all . ” Never a hint of what would ...

  • 死亡與生命手記: 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By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

    「我始終守著她,數到她的最後一口呼吸。還有那最後一吻, 在她冰冷的頰上──那才是真正道別的時刻。」 悲傷,是我們為敢愛所付出的代價 ...

  • 也許死亡就像變成一隻蝴蝶: MISSCHIEN IS DOODGAAN WEL HETZELFDE ALS EEN VLINDER WORDEN
    By 皮姆‧凡赫斯特(Pimm van Hest)

    《我不敢說,我怕被罵》作者溫馨力作 如何溫暖開放的與孩子談論死亡? 故事從克里斯欽想把一隻毛毛蟲放進玻璃罐裡開始,爺爺告訴他,這麼做毛毛蟲可能很快就會死掉。意識到 ...

  • Living Through Mourning: Finding Comfort and Hope When a Loved One Has Died
    By Harriet Sarnoff Schiff

    Losing a loved one is one of the hardest parts of life. With sensitivity and wisdom, Harriet Sarnoff Schiff shares advice to help mourners find comfort admist grief and hope...

  • Recognizing Spiritual Needs in People who are Dying
    By Rachel Stanworth

    This book aims to clarify current thinking about the spirituality of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to ensure greater compassion and sensitivity in meeting their spiritual needs. Listening carefully to patients at...

  • Facing Death and the Life After
    By Billy Graham

    Throughout his long evangelistic career and in his many books, Dr. Billy Graham has told millions about Christ's offer of eternal life. Now he calls for Christians to confront the...

  • A Child Dies: A Portrait of Family Grief
    By Joan Hagan Arnold, Penelope Buschman Gemma

    A Child Dies: A Portrait of Family Grief

  • Life After Death in World Religions
    By Harold G. Coward

    Experts from six traditions: Judaism, Christianity, Islam, Hinduism,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s discuss rituals, practices, and emotions as they relate to death and the hope of life that follows death.

  • 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and Bereavement
    By George E. Dickinson, Michael R. Leming

    Using a social-psychological approach, the new edition of this book remains solidly grounded in theory and research, while also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to help individuals examine their own feelings about-and...

  • 伴,安寧緩和護理札記
    By 胡文郁、汪慧玲、周思婷、姚佩妏、許佩裕、許維方、陳怡安、陳姍婷、陳新諭、葉惠君、蘇靖嵐

    難走的路,因為互相陪伴,似乎就不那麼苦了!「為什麼跟說好的不一樣?」這道問題的解答,我也不會。我只能代替離開的人抱抱你,讓我們都能夠再次想起彼此的愛。病人的痛苦、家屬的捨不得、護理人員的感同身受,在這個困難的時刻,明明走著同一條路,怎麼會越離越遠?從「背對背」,到「手拉手」,互相陪伴是繼續向前的力量!安寧緩和療護箴言──善終,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的決定。➤我們在意───病人的意向與生活「我不想再活了,放我走……。」漫長的疾病治療過程,在希望與失望之間擺盪,「無奈」蠶食著病人的身心靈。讓我們陪著你,在黑洞裡梳理困境,找到彼此的手,尋回面對的勇氣。〈全家福〉「我要奮戰到底,要為孩子奮鬥,我不可以死!」珊珊每次都這樣說。她並不接受安寧療護,可是也不排斥我的探訪,我常到病房看她,試著與她建立關係。漸漸地,我感受到她遠嫁異鄉的孤獨……。〈請讓我,喚妳一聲親愛的!〉「嗨,親愛的,今天好嗎?我們要來打抗生素囉!」只見她瞪大眼睛狐疑地看著我:「為什麼叫我親愛的?」是啊!為什麼喚她親愛的?我自己也愣了一下,或許是同事的陳述讓我覺得:眼前這像刺蝟般防衛的文文心裡,其實躲著一個需要被關注和疼惜的小女孩吧!〈X!要走就走不要拖!〉「給我兩針!一針這裡(指左下腹部隆起的腫瘤)、一針這裡(指太陽穴),然後再見!」虎哥帥氣有如《艋舺》電影角色,乾淨俐落地表達「訴求」。他的太太雙眼承載了許多委屈,流著淚低語:「他要我放他走……。」➤我們關心───家人的調適與自我照顧「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面對宛如海嘯般撲面而來的哀慟,允許自己的難以面對,慢慢沉澱這份椎心之痛,提醒還能為至親做的事情,往往內心的愛會迸出力量,給予最圓滿的祝福與力量。〈我們回家吧!〉「我覺得他還不能回家,現在還沒到這個的時候……,他在家裡要是喘起來,要怎麼辦……?」我牽著她來到氛圍稍微輕鬆的會客室,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伏在我的肩上放聲大哭。「如果爸爸怎麼了,我怕媽媽會怪我……。」鈺欣終於說出她心底最深的害怕。〈妳是我最棒的女兒〉「有空嗎?我現在非常需要妳這個垃圾桶!」電話這頭的我,靜靜地聽著她連珠炮般宣洩,不時「嗯」、「嗯」回應著,讓她知道我在聽。與其說是垃圾桶,我覺得更像一個避風港,她雖然總是強悍,卻有著不易察覺的委屈與迷惘,讓她稍微「靠」一下,然後更有力量去戰鬥。〈美惠〉「天哪!妳辛苦了!」我忍不住上前擁抱三姊,驚覺三姊好瘦。心疼這弱不禁風的身體要承擔這麼多,不管是照顧阿中還是安撫媽媽,三姊都一力承擔,我的心被狠狠地擰著。這樣的三姊沒有自己,只有家人。可能她早就生病了,只是她都忽略了,我們也沒有想到怎麼會這樣子。➤我們體悟───生命這份禮物護理,是一份工作,但更多時候是人與人之間更真切的交流。陪伴的過程,我也被陪伴著,在彼此的「心」注入一些平安與勇氣,努力讓離開的與留下的人,都能夠不再有遺憾。〈回家,有我〉謝謝妳,雅婷,用自己最後的人生,讓我學習每一次的付出就是得到,讓我有更豐富的內心,再去為需要的人提供協助,也讓我,找到了自己的護理價值。安寧就是帶著病人與家屬去尋找、去發現那些溫暖的存在,然後將彼此的心連結,把心中的愛串起,才能安穩平靜的一直走下去。〈舞者.武者〉哈囉!文叔,最近臉書的動態回顧,不斷提醒我去年的攝影茶會,想和你說,我最近也找到了一些方法努力「穩住自己」!就像攝影對你的力量,我有加油喔!還沒被打敗,我還在安寧的工作崗位上。只是好想念你。〈平安的路,怎麼走?〉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許是看不到哀傷盡頭的急救過程,也許是正氣凜然的生前告別式,每一個病人的故事,都有著不同的啟發。安寧照顧的目標是善終,但其實善終並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最好」的決定,只有最「適合」的決定。每一位病人的善終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陪伴病家走過幽谷,是我們不變的心意。安寧就是帶著病人與家屬去尋找、發現那些溫暖的存在,平安地走下去。更多護理師臨床現場的暖心故事,都在《伴,安寧緩和護理札記》。安寧緩和療護箴言──病人的痛苦、家屬的捨不得、護理人員的感同身受,從「背對背」,到「手拉手」,互相陪伴是繼續向前的力量!本書特色✿ 安寧緩和團隊護理師「病房、共照、居家」全方位守護✿ 十八個真實案例,照顧「病人」、「家屬」、「醫療團隊」三大面向✿ 十八個揪心故事,完整帶入病人醫療抉擇以及陪伴者的情緒關照✿ 護理師團隊合作帶領彼此,從哀慟中調整,從淬鍊中成長✿ 護理前線最貼近人性的真情記錄,深度直擊護病現場✿ 最暖心的生命書寫,最實用的臨終課題✿ 深入瞭解安寧緩和積極正面的意義力量名人推薦王 浴 臺大醫院前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邱泰源 立法委員、臺大醫學院教授陳月枝 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名譽教授陳石池 臺大醫院院長陳榮基 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慶餘 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名譽教授楊玉欣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蔡兆勳 臺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致中 燃點公民平台創會理事長(依姓名筆畫排序)溫暖推薦語每個人必經的人生大挑戰過程中,有許多像珍珠的眼淚,有著護理師的溫暖陪伴。──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主任 呂立我相信:醫師的成長,是踏著病人的血與家屬的淚前進。因此,從擔任住院醫師開始,不論是成功或失敗的案例,都深入探究其原委,為的是: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第二次。然而數十年之後,我發現:有些病人的血與家屬的淚,未必源於技藝不夠精進,而是沒有得到完美的句點。原來,成長之路是那麼崎嶇而漫長,要學習的絕不只是知識和技術。不變的是: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第二次!――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李啟明安寧緩和醫護如溫暖和風,讓生命春草年年綠,感恩!――立法委員、臺大醫學院教授 邱泰源在困頓中注入一絲勇氣,而心與心相近的時刻――見到了點點溫暖的陽光。――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社工師 吳家鳳一個最黑暗的時刻,也是一個最光明的時刻;一個絕望的時刻,也是一個充滿盼望的時刻。慈愛的天父為我們預備了天上永恆美好的家鄉,你不過先走一步,我隨後就來與你在永恆相會。――臺大醫院牧師 吳傳健摯愛的人放心離去,您安心地道別,且看安寧緩和護理師的細訴。――臺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林綉珠陪伴末期病人是人生的歷練與智慧。――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 姚建安心裡放下,才是真正的安寧。安寧護理師無私的陪伴和關懷,讓病人完美地走完人生旅程。――臺大醫院院長 陳石池在末期病人照護中,最不容易的是一直保有慈悲的心,努力用專業與愛去修補每個不完美的結局。但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我親愛的安寧公主們,妳們讓我驕傲!――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許美柔跟妳們一起奮鬥,讓我相信這世上真的有天使。――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化學治療科主治醫師 許駿有幸與一群天使般的安寧團隊一起共事,人美心更美的護理師們,一路走來始終保有初衷,一點一滴的努力,陪伴著臨終病人與家屬,參與了他們生命的一段,從真誠無私的互動,面對生命不確定的恐懼,彼此相互支持陪伴,寫下美麗又動人的故事,留下這短暫又永恆的瞬間。――臺大醫院護理督導長 陳幼貴無論是身心煎熬的臨終病人,或是被牽掛的家人,這群有著堅強翅膀的安寧天使,用溫柔且堅定的信念,一一完成病人及其家人的心願,故事的結尾雖然是淚水代替了掌聲,同時也將陽光帶進幽谷。――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護理部主任 陳瑞儀這是一本透過文字,分享安寧照顧的溫馨與血淚的好書。――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