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沉思

ISBN-10
7208164185
ISBN-13
9787208164185
Pages
405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0
Publisher
上海人民出版社
Author
尼采

Description

本书是尼采中晚期作品,收录了尼采四篇"沉思":施特劳斯----表白者和作家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和瓦格纳在拜雷特,前两篇探讨消极的,令人忧虑的现象:"知识庸人"施特劳斯和历史学,后两篇是对神圣的救世主形象叔本华和瓦格纳的颂歌.尼采在本书中完成了一种彻底的重新评价,他将"不合时宜"等同于单纯性和真诚性的高贵品质,认为被敬仰和喜爱的哲学家在其关于生活价值的问题中想到的从来不是合乎时宜的德性,而是一种应当追求的更高和更纯洁的品质.

Other editions

Similar books

  • 福柯
    By 徐德林译, (英)戴维·梅西(David Macey)著

    本书共分七部分,内容包括:很少被说明的童年与青年、巴黎高师、《古典时代疯狂史》、知识的无意识、无法容忍、生存美学、“死亡,不是失效”。

  •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By 周计武

    偉大的藝術故事就要結束了!這是藝術自我意識到來的時刻,它橫亙在“已成往事的黃金時代”和“即將到來的未然結局”之間,既有提前到來的清醒,也有不確定的迷惘。換言之,這是一個充滿危機和反思意識的“當下”時刻,只是這個“當下”一再被延遲,伴隨整個現代性的歷程。這宣告了現代藝術充滿悖論的命運︰它既引發了雙重否定的激情,也展示了自身被扭曲的痕跡。本書在現代西方的歷史語境中,闡釋了藝術終結論和“藝術終結”難題,批判性地反思了西方現代性的文化邏輯和文藝運作機制,並在此基礎上指出了我們學術界在語境上的錯位和理論上的誤讀。也許,死亡的魔力已經在文藝的空間發揮作用;也許,藝術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地被人理解過。   周計武︰1977年生于徐州。先後就讀于徐州師範大學(文學學士、碩士)和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西方美學、文藝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等方面。先後在《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江蘇社會科學》等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譯著《藝術與社會理論一一美學中的社會學論爭》(2010),與他人合著《文學與認同︰跨學科的反思》(2008)和《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2005)。

  • 无法终结的现代性:中国文学的当代境遇
    By 陈晓明著

    本书试图揭示出当代中国文学寻求自身道路的那种精神状态,集中了陈晓明教授近年来一直关注的主题,即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中国文学创造性融会的文学传统经验与现代主义的关系、某些激进探索对汉语小说边界的拓展,探讨那些指向开创、拓展和越界的新的文学经验,如何体现了文学的当代性,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当代境遇。

  • 清华法治论衡: 法治与法学何处去(上). 第5辑

    清华法治论衡: 法治与法学何处去(上). 第5辑

  • 清唱
    By 陈泯

    《清唱》是一部诗集。该诗集收录了作者近这些年来的现代诗歌作品,记录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山河大地的情怀等。诗中有着浓厚乡土的气息、父母的勤劳和无私的奉献终生会牵系着一个在外游子的苍凉的心,而这种乡土的情结、父母的博爱永远是作者诗歌创作之源泉。

  • 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
    By 黄洋著

    本书对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的描画,生动展现了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典城邦的历史风貌。

  • 现代性批判
    By 余乃忠

    現代性特徵近幾十年來已經受到國外學術界的關注,尤其是一些後現代主義思想家的重視並取得一定創見。但是,這些後現代主義作家始終把知識的演變過程僅僅看成一種文化現象並展開批判,並沒有準確把握到知識丕變的現代性本性。儘管他們也注意到知識的現代性關聯,但由於歷史觀的缺陷,不能科學解釋現代性的本質,因此無法找到知識的褪變原理和克服知識世俗化的弊端。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深刻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意識形態以及我國當前所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現代性問題,研究和發展中國模式,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从解构到建构:后现代思想和理论的系谱研究
    By 张良丛

    本書在綜合考察後現代發展的基本線索、分析各種代表性流派的基礎上,提出以建設性後現代主張的問題意識為基礎,秉承建設性後現代“在現代世界徹底自我毀滅和人們無能為力之前,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文化、人與哲學 、哲學與文學之間的關係上,重構一個新的美好的世界”的宗旨,力圖從後現代思想理論中,挖掘其創造性的存在物、本體論的平等觀、生態主義、有機整體性、過程性、對話、他者聖性等富於建設性的理論話語,為今天的人類社會提供正確的新理性。

  •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By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著, 卫茂平译

    本书是尼采晚年代表作之一。由两个篇幅较小的部分组成。《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一书对瓦格纳的批判,标志着尼采与德国著名作曲家的决裂。在哲学家看来,瓦格纳过多地参与了“民意”运动和反犹太主义运动。尼采指责瓦格纳只是影响欧洲的一种“疾病”——虚无主义的症状。尼采在《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中预见到了他对艺术本质的一些思考。

  •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By (美)弗兰克·梯利著, 贾辰阳, 解本远译

    本书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 全书分为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编。往下又划分为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运动、宗教运动、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经院哲学的形成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启蒙运动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法国和英国的哲学、法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等二十篇。 篇下设章,讲述更为具体。文后附原书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细目。全书规模宏大、逻辑严谨、公正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