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本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化理念与文化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与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等.
本书内容分为两篇, 包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早期资本主义文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与危机.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什么是文化研究","作为严肃产业的流行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
本书梳理和研究了英国新生代马克思主义者托尼·本内特的文化思想,系统论证了本内特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反思与调整,对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以及对于文化研究新范式的拓展,分析总结了本内特文化思想的独特性,局限性以及对于我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启示意义.
书稿在大量搜集相关文献,年谱,传记,研究专著及译著等多种文献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学术梳理的方法,将普列汉诺夫文化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一长时段进行研究.在纵向上,从普列汉诺夫文化理论的形成,成熟发展到进一步发展,在横向上涵盖普列汉诺夫对于什么是文化理论的回答,包括他主要从文化的内涵,起源发展,特征,类型,功能,地位等方面进行的回答;对于怎样对待文化的回答,他主要从坚持文化和发展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在全面考察普列汉诺夫文化理论过程中,既注重普列汉诺夫文化理论重要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又注重深刻总结普列汉诺夫文化理论发展的经验教训.
本书旨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全书分为三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的理论来源,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消费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之后文化消费研究的转向.
本书分七章,其内容有“传统文化的当代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价值与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等。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入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立场与研究方法,对当代西方英法德美等国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包括英国文化主义,精英文化主导论,文化唯物主义,文化民粹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予以了较为中肯的评介,分析了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其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批评,继而分析了大众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当今发展文化产业应当选择的基本策略.
本书主要探讨和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问题进行批判性研究,从中提炼和概述关于文化理论的批判性研究的基本特点,了解和厘清了文化以及文化批判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从这一维度来展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