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悟

一日一悟
ISBN-10
754292866X
ISBN-13
9787542928665
Category
Self-Help / Personal Growth / General
Pages
388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1-09-01
Publisher
BEIJING BOOK CO. INC.
Author
马妍姝

Description

本书通过对圣贤文章和大师经典的研读,悟圣人之言,悟辞章之意,悟道中之理,从而达到完美的人格和理想的信念,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其短文内容涵盖自然、心灵、生命、爱情、婚姻等方面。

Similar books

  • 菜根谭一日一悟
    By 王恩泽

    书中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进行了精确的总结和有力的诠释。

  • 一日一悟/365日不虚度学生礼品丛书
    By 路远志

    本书以日历的形式,向青少年讲述了诸多人生道理。

  • 惟在妙悟
    By 朱良志著

    本书围绕妙悟诸问题进行考察,力求揭示传统艺术哲学“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的内在因缘。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关于妙悟的概念、悟性、悟境、悟境的传达、“看”与“现”、妙悟与法、妙悟与识、妙悟与人工、论瞬间永恒、狂怪之悟。

  • 悟真篇四註(附註釋)
    By 【宋】張伯端 著 薛道光等註 蒲團子 編訂

    《悟真篇四註》,係薛道光、陸子野、陳致虛《悟真篇三註》,合陸西星《悟真篇詩小序》而成。四註合一,以方便閱讀。《悟真篇註釋》,署名翁葆光註。此註與薛道光註文字多有相同,後世有認爲薛註即翁註者,也有認爲薛註即薛註,不可斷然歸爲翁註者。故是註與薛註,頗有爭議。今以收錄《悟真篇註釋》以供參考。

  • 入流亡所:聽一聽‧悟、修、證《楞嚴經》
    By 頂峰無無禪師

    無無禪師是位說法直接、問禪犀利的禪師,講佛法從不「拐彎抹角」。 優秀的禪師如同眼光銳利的射擊手,所瞄準的就是目標,而這目標就是了悟心性。所有他的開示明白地繞著這個重點,即使弟子問感情、問事業、問人際,種種五花八門的世俗煩惱,所牽引出禪師的教導就在加深讀者的信念:自性的寶藏如此珍貴,是清淨、是光明,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在他的第一本著作《一大事因緣》裡感動於他的開悟過程,驚歎於他對修行的意志,還有他悲切的願力。 在這本提前韓國出版、六十餘篇與弟子的對話及故事中,禪師藉以《楞嚴經》中的「入流亡所」為核心精神,串連了台灣讀者熟悉的《金剛經》、《心經》與《法華經》,常以簡單明瞭的譬喻言詞,時而幽默、時而嚴謹地考驗弟子的修行,給予難得的「棒喝」。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檢視自己的修行程度,進而吸收「入真理之流,才忘對境」的正知正見。  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城邦)

  • 參悟集註
    By 知幾子

    本書收錄了清康熙年間仇兆鼇所著的《古本周易參同契集注》、《悟真篇集注》兩部著作。此二著是仙學史上重要的著作,代表了仙學人元丹法研究的一個高峰,是人元丹法經典性的專著。與仇同時代丹道大家陶素耜推崇此書是「事理貫通,深達道妙」、「美不勝收」,一代仙學大師陳攖甯評論說「(此書)皆大有可觀,材料豐富」、「當保存之」云云,1936年翼化堂重新刊印《悟真篇集注》時則標明「南派丹訣,空前傑作,精詳玄妙,並世無雙」,臺北《道藏精華》的編著者蕭天石更許為「乃其(仇)晚年證果後精心傑構,絕非等閒人與等閒之著述可比」故「字字皆聖真血脈,句句盡道法真機」。 此書自康熙年間仇兆鼇自刻印行後,世間鮮少存本。至同治年間,廣州重刻後,才稍有流布,但是被修真之士視為秘本,一般人士難睹其書。70年代海內外有影印本面世,然「舛誤迭見,遠不及原本之精美(陳攖寧語)」。間有整理本,亦錯誤頗多,不忍卒讀。編者有鑒於此,經過數年的研究,對此二書進行了認真的校點與整理,改正了同治版本的許多錯誤,且編排清晰,極便於閱讀,可謂最佳之定本。書前附有仇兆鼇生平簡編,第一次詳細考定出了仇兆鼇的一生事蹟,對瞭解的仇兆鼇的行與學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材料。 本書含圖片近七百頁,可供仙道愛好者收藏與研究。【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悟透寒热即良医——潘远根教授解说中医治病诀要
    By 潘远根著

    本书是作者的医案解读。上篇“寒热导悟”用案例说明寒热、阴阳、疾病、治疗的关系,简要解悟中医理论;下篇“医案辨迷”,重点解析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抓取辨别寒热的关键,判定阴阳的虚实盛衰,着眼调理阴阳精确配伍处方。即“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阴阳而已。

  • 文學四十講:常識與慧悟
    By 劉再復

    當代最熾熱的人文捍衛者拋卻晦澀的假說,探問無窮的真理燭照心靈,告別蒙昧,進入文學的最短捷徑世界那麼豐富複雜,人生那麼廣闊無邊,人性那麼紛繁多彩,文學面對這一切,自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一番風采神韻。完全不必去納入某種政治意識形態的狹隘框架,無論是來自左方的框架,還是來自右方的框架。自由也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惟有對於自由有了覺悟,才有真自由,完全不必等待自由的客觀條件成熟之後才進行創造。——劉再復2013年以及2016年,劉再復接受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與高等研究院的聘請,擔任客座教授,並開設「文學常識二十二講」以及 「文學慧悟十八點」兩堂課程,本書即為此兩堂課程之內容。依講述課程,全書分為兩部。上部〈什麼是文學:文學常識二十二講〉娓娓道來中西文學常識,從文學的定義到文學的狀態,最終要在現實生活中追求「文學的心靈」;下部〈怎樣讀文學:文學慧悟十八點〉,則細究閱讀文學作品時需要去思考的各項要點,以求領悟進入文學堂奧之妙。劉再復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深入淺出地闡述文學於人生、於社會、於人類文化的意義,不但是了解文學意義和價值的最佳入門書,也完整呈現劉再復的恢宏文學觀。名家推薦知名文學思想家劉再復的《文學四十講:常識與慧悟》遠遠超越通常的文學概論,縱論東西方文學的經典,反思現時代流行的意識形態與思潮,從人性和人的社會生存條件出發,探討古今的文學,論述深刻,極有見地。對愛好文學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案頭書;對從事創作的作家來說,也會大有啓迪。——高行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天的中國或華語世界裡,我們很少看到如劉再復這般熾熱的文學捍衛者了。不論後現代還是後革命,他在束縛重重的語境裡定義自由向度,找尋第三空間,思考「文心」的有無。他的文字澎湃而有詩情,每每噴薄而出,如此天真直白,甚至超越年紀。——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 開悟在楞嚴
    By 明 憨山德清大師 著; 林中華 白話文編譯

    簡介 我們在《開悟在楞嚴》一書中,除了憨山大師《首楞嚴經通議》之外,也同時收錄了大師的《首楞嚴經懸鏡》,在此建議讀者們,如果對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尚未熟悉的話,可以先配合經文及《通議》去加以研讀,然後再將《懸鏡》作為總綱複習;而假如對此經已有了解,則不妨先從《懸鏡》入手,再回來看經文及《通議》,絕對會在大師闡釋的字裡行間,獲得一番新的領悟呢! 對於《大佛頂首楞嚴經》的經文、《通議》及《懸鏡》,我們也全部予以白話文翻譯,以及提供詳盡的註釋,祈望各位讀者們能夠更方便地從中領受經中的法意,早日見性開悟,證登菩提! 作者簡歷 憨山德清(明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明 天啟三年(1623年)),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諡號弘覺禪師。 大師乃明朝著名佛教出家眾,為臨濟宗門下。復興禪宗,與紫柏真可大師為生死至交,被認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即「蓮柏椒蕅」: 蓮池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 大師精通釋、道、儒三家學說,主張三家思想的融合,認為「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學要》,憨山老人夢遊集 卷三十九)宣導禪淨雙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見解頗與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相契合。中國禪宗的祖庭曹溪,經過大師的銳意經營,由荒廢恢復舊觀,因此被稱為曹溪中興祖師。 大師著述極為豐富,包括有《楞嚴經懸鏡》一卷、《楞嚴經通議》十卷、《楞嚴經通議略科》一卷、《百法明門論論義》一卷、《八識規矩通說》一卷、《八十八祖道影傳贊》四卷、《圓覺經直解》二卷、《大乘起信論疏略》二卷、《憨山老人夢遊全集》五卷、《憨山老人夢遊集》五十五卷、《楞伽補遺》一卷、《法華經擊節》一卷、《法華經通義》七卷、《肇論略註》六卷、《般若心經直說》一卷、《華嚴綱要》八十卷、《觀楞伽經記》八卷、《起信論直解》二卷、《金剛決疑》一卷等。其功德巍巍,為後人所敬仰,並於明 崇禎十三年(1640年)信眾將其遺骸漆布升座,即今南華寺內供奉的德清肉身像。 譯者簡介 林中華,1974年生,廣東香港人。自幼對生死來去、生命價值多所思索,及至成人,於重症醫療領域工作後,更對人生四苦(生、老、病、死)有深刻體會。有幸於2015年接觸法鼓山,被聖嚴師父因為「佛法是這麼的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從而發願弘法利生的大悲願深深打動,學佛初心也因此開始萌芽,遂起精進心,從此自我鞭策,在佛法的聞、思、修中努力不懈。在2018年於法鼓山皈依三寶,得法名演明。自號寂浪,乃取寂靜境風所起之七浪無明,以喻來自勉。編譯著作有《般若心要:憨山大師對般若經典之決疑與直說》、《圓滿覺悟:憨山大師之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你真的讀懂老子道德經:憨山大師之老子道德經解》、《亂世好修莊子禪:憨山大師之莊子內篇注》、《跟著大師學易經:智旭大師之周易禪解》、《跟著大師學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明代高僧白話集解》、《蕅益大師教淨土法門》、《佛陀本懷:蕅益大師之佛遺教三經註解》、《念佛心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歷代註解》、《唯識心要:憨山大師之性相通說》、《學佛指南:憨山大師之大乘起信論直解》等。 ...

  • 證悟密禪 圓滿人生
    By 郭占省

     [目錄]金剛上師丹畢尼瑪簡史∕序(一)∕序(二)∕壹、西行記一、第一次西行∕二、第二次西行∕三、第三次西行(西藏求法)∕四、第四、第五次西行(求法圓滿)∕貳、南行記一、第一次南行∕二、第二次南行∕三、第三次南行∕參、密禪大日功法一、「密禪大日功法」問世∕二、密禪大日功法的三要法則∕三、密禪大日功法與氣、脈、明點∕肆、密禪大日功法一部功一、一部靜功∕桃花觀想∕二、一部靜功的功理∕三、一部動功∕四、一部動功的功理∕五、一部動功的效應∕伍、密禪大日功法二部功一、二部靜功∕蓮花觀想∕二、二部靜功的功理∕三、二部動功∕四、二部動功的功理∕五、二部動功的效應∕陸、密禪大圓滿法門要義與實證一、禪意不能直觀理解∕二、顯現真諦的密禪奧祕∕三、佛不是一個神祕的名詞∕ 四、揭開第三隻眼的奧祕∕五、改「田」取「道」∕六、相力與虛力∕七、論業力與業障∕八、中陰界的嘗試∕九、超凡虛空界∕一○、空間場能的共振∕一一、談形與相∕一二、量子空間的思維體系∕一三、修法要媒體∕一四、逆向時間的運動∕一五、論智慧∕一六、論借假修真∕一七、提示弟子∕一八、「空態」與「心態」∕柒、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