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台灣原生譯本,無刪節完整版,修訂四版)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台灣原生譯本,無刪節完整版,修訂四版)
ISBN-10
9860680450
ISBN-13
9789860680454
Category
Body, Mind & Spirit / General
Pages
164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22-01-04
Publisher
紅桌文化
Author
尤迦南達

Description

●給所有尋道者的療癒之書
從通靈少年到一代宗師的心路歷程,修行者的真實告白
 
●跨時代心靈導師
長銷逾70年,狂賣百萬冊,帶領貓王、披頭四吉他手喬治.哈里森、你、我,追求生命的解脫之道
 
●台灣原生譯本
台灣譯者的中文新譯,1946年原版無刪節完整呈現,收錄大師的珍貴影像
 
2011年,在史丹福大學舉行的一場告別式上,每位來賓都收到一個褐色的盒子,裡面裝的是賈伯斯給親友最後的禮物:《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
賈伯斯遺留下來的iPad 2上,下載了唯一的電子書,就是《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這本書,賈伯斯每年都要重讀一次,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本書的作者尤迦南達是印度著名的瑜伽行者、近代重要的靈性導師,二十多歲時,便離鄉背井,到海外弘揚克利亞瑜伽,旅居美國三十餘年,在洛杉磯圓寂。他瑜伽累世的修行,與對於《聖經》的熟稔,搭起東西方的橋梁,救度世間無數悲苦的靈魂。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是一本從通靈少年蛻變為一代宗師的真實告白,毫無保留地呈現了一個修行者的追尋與掙扎,是一本給所有尋道者的療癒之書。除了記載與當時桂冠詩人泰戈爾、聖雄甘地的會面與心靈交流,更重要的是記載了克利亞瑜伽宗師巴巴吉與聖尤地斯瓦爾等重要瑜伽行者的神奇事蹟,並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奇蹟的生成、宇宙運行的道理,揭露二元世界幻相的面紗。
 
本書根據大師初版原稿翻譯,為無節譯的完整中文版,收錄大師多幅珍貴的照片,是所有尋道者必讀的心靈之書。
 
好評推薦
 
托馬斯.曼/《魔山》、《浮士德》作者:「感謝大師讓我窺見這迷人的世界。」
 
《紐約時報》:「這份瑜伽紀錄,十分稀有。」
 
《新聞周刊》:「這是精神文學的經典之作,內容深刻,筆調幽默風趣,情節栩栩如生,引領讀者進入嚮往的靈修世界。」
 
伊文茨博士/《西藏度亡經》作者:「尤迦南達大師以詳實的記錄,帶領我們走入一個神聖、美好,而尚不為人所熟知的瑜伽世界。」
 
宇色:「台灣通靈人何其多,大家跳過了實修直接進入了神通世界,
在《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你會看見真正的實修,以及實修者真正的身心煎熬與徬徨。」
 

作者簡介
  
尤迦南達 
Paramhansa Yogananda, 1893-1952
 
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男孩,他的前世是喜馬拉雅山的瑜伽行者。他轉世後仍一心求道,希望回到前世記憶中的聖山,於是小小年紀,好幾次逃家。後來父親拗不過他,只好讓他遊歷印度聖地,遍訪高僧。男孩秉持著對神的信心,勇闖天涯,只是,他還不知道,長大後將遠赴異鄉。
 
男孩皈依上師聖尤地斯瓦爾,師公是讓古老的克利亞瑜伽重見天日的聖人——拿希里.瑪哈賽。他二十一歲出家,法名是尤迦南達,意思是和神結合,得到無上的喜樂。多年後,上師賜予他「帕拉宏撒」的頭銜,意為悟者,也代表他和神建立了穩固的關係,從此天人合一,無有間斷。
 
一九二零年八月,這位年輕的印度瑜伽行者,帶著上師的祝福,到美國展開長達三十多年的弘法之旅。他把印度瑜伽古老的智慧帶到西方,指點世人探索生命的奧祕,引領迷惑的眾生,找到靈魂的方向。
 
他在美國創辦了悟真會,並勤於筆耕、四處演講;他教導世人,雖然各種宗教儀軌不同,但起源與本質,並無二致;所有的宗教、靈性修持,都是讓人憶起神的愛,了悟真我的本質。尤迦南達也在多方面,努力揭示印度教與基督教的深層關聯,搭起東西方相互了解的橋樑;也創作了許多詩歌,讚頌造物主的偉大。
 
他一生四處遊歷,遍訪奇人高僧。在印度創辦瑜伽學校時,結交了桂冠詩人泰戈爾;三零年代中期,他從美國回印度一趟,不只探望聖雄甘地,還拜訪了孟加拉的「歡喜之母」、拉瑪那尊者。此外,當時許多傑出人士都是他的信徒,如被他稱為「玫瑰花叢中的聖人」農業專家貝本、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史托科夫斯基演唱家加利庫爾奇、鋼琴家山姆斯、詩人馬海姆、柯達相機的發明者伊士曼。尤迦南達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和美國總統會晤的印度僧人。其他名人如貓王、披頭四樂團的喬治·哈里森、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也在尤迦南達的精神遺產中,發現生命與創作的啟發。
 
一九五二年三月七日,尤迦南達在洛杉磯參加一場外交晚宴,晚宴最後,他談及美國和印度對人類的貢獻,期待未來有更多交流。根據在場的弟子描述,尤迦南達念了一首詩〈我的印度〉:「恆河、森林、喜馬拉雅山的巖穴、人夢著上帝——神的榮耀加被,我匍匐於那片草地。」語畢,便進入涅槃。
 
尤迦南達的一生傳奇精彩。他肩負著使命,弘揚瑜伽,平衡人類的精神與物質文明,散播靈性的種子,他遺留下來的文字與生活典範,是後人無盡的寶藏。
 
譯者簡介 
 
劉粹倫
 
獨立出版人,瑜伽師,在台北工作與生活。

Similar books

  • No Ghost in the Machine: Modern Science and the Brain, the Mind and the Soul
    By Rodney Cotterill

    The implications of those stark assertions are , I realize , as disturbing as they are profound . They are in obvious disharmony with certain religious beliefs and , in hinting that we might have to re - evaluate our attitude towards ...

  • Fire in the Head: Shamanism and the Celtic Spirit
    By Thomas Dale Cowan, Tom Cowan

    Tom Cowan has pursued this theme in a lyrical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 of shamanism and the Celtic imagin

  • 水晶能量療癒指南
    By 凱琳.弗雷澤

    ★長年高居美國亞馬遜Energy Healing、Divination with Crystals NO.1! ★2600多位讀者五星至高好評推薦! ★全方位的水晶使用手冊,能量療癒必備之書! ...

  • 2012: Science or Superstition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the Doomsday Phenomenon)
    By Alexandra Bruce

    Coe, Michael, 19, 24, 34, 209 Colbert, Stephen, 214 Colgate University, 132, 160 collision course, 24, 111, 115, ... 154, 158–160, 164, 170 December Solstice Sun Lord, 42 Dechend, Hertha von, 31, 41 Delair, J. Bernard, 52–53, 55, ...

  • 儀式魔法全書(下)
    By 隆.麥羅.杜奎特, 大衛.修梅克

    故事的後續發展是,維特考特跟史普林格魚雁往返多次,史普林格最後授權他在英國建立一個新的神廟。維斯特考特將手稿的內容變成完整的施行儀式。 0 這份密碼手稿雖然真的描繪了一套密契組織能夠有效實行的儀式內容,但是有關史普林格小姐和那些書信往來的部分 ...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By 林奕含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性、權力、升學主義──青澀的表皮、變態社會的日常 如果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們要怎麼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 ...

  • 日處真我
    By A.達瓦拉吉.穆達利爾

    艾耶 Ranga Iyer 維魯普蘭──馬德拉斯鐵路 Villupuram-Madras 蒂魯科盧 Tirukkoilur 維魯普蘭──卡特帕地鐵路 Villupuram-Katpadi 蒂魯奇奇拉帕里 Tiruchchirapalli 曼巴拉帕圖 Mambalapattu 阿拉耶尼那魯 Arayaninallur 濕婆蘭卡普里 Sivalankapuri 阿 ...

  • 日常水晶儀式
    By 娜哈.阿瑪迪

    「天上如是,人間亦然。」乃魔法的關鍵概念之一, 意味著物質世界的事物可反映出更高次元的存在。 水晶已存在於地底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它來自地底深處, ...

  • 祕法卡巴拉
    By 荻恩.佛瓊

    六如同我們在科帖爾那一章所言塔羅牌的四牌組對應到四元素而我們也看到四張數字一的牌象徵這些元素之力的根源而數字二的四張牌則歸在侯克瑪代表這些元素在和諧平衡中的極化功能表現因此數字二的牌總是和諧的牌三水元素的聖杯二被稱為愛之王而我們在這裡 ...

  • 請問覺醒
    By 宇色 Osel

    謝謝你我第一次感受神明的力量是如此慈悲如同無極瑤池金母所說的我們的顯現將帶給人民更安穩的心當安定的力量出現的在靈修上同樣苦尋不到一位名師教導她如何繼續走下去聽完我向她解釋道今日全場讀者就只有妳一人看見地藏王菩薩在我身上顯像不也正說明妳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