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光的詩畫世界

穿越時光的詩畫世界
ISBN-10
9862218940
ISBN-13
9789862218945
Category
Poetry / General
Pages
120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2-02-01
Publisher
秀威出版
Author
高懷德

Description

法國是藝術的殿堂,作者旅居法國期間,藝術創作靈感湧現,除了榮獲「法國巴黎九十三區AUBERVILLIERS新詩創作比賽」第五名,也於2001年起開繪畫的聯合展與個人展。另,於2011年作者回臺舉辦個人畫展「讓臺灣夢想起飛」。本書輯錄了作者20年創作作品的精選,喜愛詩畫的讀者不可錯過。【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Similar books

  • 穿越时空话扶桑,一眼两千年:兼说徐福及其时代文明的东传
    By 程天良

    本书是一部书写中日关系史的大众历史读物。其所涵盖者,从两千多年前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至接受大陆文明开化,一步飞跃跨入世界民族之林,直到今日已身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本。该书的特色,是其资料来源的丰赡:从文字写就的典籍史料,到地下出土的实物实证,可谓“文”“物”并重。内中尤多国内外罕见的文献文论,以及未曾面世的珍本、秘籍、私藏,从而将日本两千年间疏繁不一的历史进程和脉络,及其与中国之间的种种关系,凝聚于一册。

  • 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2
    By 大老振

    编辑推荐◎名家推荐:品味中国经典古诗词之美,领略诗人骚客千古风流传奇。诗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刘释之作序推荐:"她俨然一位优秀的导游,引领着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她把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李煜、柳永、晏殊、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一个个隆而重之地请出来,如数家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她为他们的高尚灵魂而歌,为他们的生平遭遇而哭。她甚至和他们一起把臂同游,和他们同呼吸共悲喜......" ◎内容精彩:发世道人心之感慨,道千古风流人物之传奇,透过诗人的人生品读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展现古典诗词的盛世江湖。自"诗三百"、魏晋风骨,至盛唐、晚宋,一路走来,诗词江湖门派众多,高手林立,在文学的天空中鲜活而生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王维诗画俱绝,李白千金换酒,柳永一生如灿烂烟花,苏轼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岳飞尽忠报国,辛弃疾是铁血男儿......多少诗人词人的快意人生、江湖意气,一一藏在灿烂的诗词曲赋之中,年代越久,越加浓郁醇厚,暗香浮动。 ◎文字好读:以诙谐易懂的文字、轻松有趣的讲述,带你穿越时空,回归诗酒趁年华的时代,感受古典诗词江湖的美好。 ◎精心制作:本书可堪典藏。辅以古代书画、古风绣像人物画等图片,同题材古典书画,你心中所爱的诗人或词人的经典画像,展现古典诗词世界的温暖与美好。 内容简介大老振经典作品《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的续集,再现古典诗词世界里的快意人生和逍遥况味。这本干货满满、风趣好玩,又不乏理性思考与历史深度的经典诗词读本中,作者沿着时间线索,引领我们与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李煜、柳永、晏殊、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伟大的诗人相遇。作者如数家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她为他们的高尚灵魂而歌,为他们的生平遭遇而哭。她甚至和他们一起把臂同游,将他们视为父亲、兄长、姐妹、夫君、知己,为的是求得心灵上的共振、精神上的相通。作者语言风趣幽默、文笔流畅淋漓,从诗词中观照诗人的人生,从人生中总结诗人的诗词成就。发世道人心的感慨,道千古风流人物的传奇。

  • 時間之書
    By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

    「這本書具有魔力,遠勝近期所有討論時間的出版品。」 ——德國《焦點》雜誌 時間是什麼?從哪裡來、又要流向何方? ...

  • 优雅的相遇:穿越时空的古宅,碰触莎士比亚、简·奥斯汀、狄更斯等文学巨匠的鲜活灵魂
    By (英)尼克·钱纳

    后期作品中贯穿着社会讽刺主题与高雅喜剧情调,主要描写战后那一代人愤世嫉俗与无忧无虑的人生态度。1937年沃第二次结婚,第二年发表他 ... 比金钱更有价值的光辉故居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从表面上看,美国马戏团老板费尼斯·巴纳姆(Phineas ...

  • 穿越中國歷史的時光隧道
    By 周時奮

    穿越中國歷史的時光隧道

  • 黃翔詩歌總集 上卷: (1959-2006)
    By 黄翔 著, 张玲 编

        這是《黃翔詩歌總集》(上、中、下卷)的上卷。    黃翔是當代中國最負盛名的詩人。 1992—1993年黃翔先後入選英國世界名人錄和美國傑出人物傳。 1994、2007年先後兩次獲美國赫爾曼•哈默特(Hellman-Hammett)言論自由作家獎。 2004年黃翔應邀成為匹茲堡避難城首位駐市作家,由匹茲堡市長湯姆•莫斐(Tom Murphy)發表公告,宣佈2004年11月21日為“黃翔日” (Huang Xiang Day)。曾出訪不同國家和由匹茲堡安排100所大學文化交流活動。在此期間,完成東西方中美合作“詩書畫”大型藝術《世紀的群山》、《星雲交響詩》等,個人創作具東方色彩與特徵的《斑爛的黑暗一無象世界之“象”》,先後在美國本土的大學、圖書館、博物館展出。      黃翔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創作的“房子詩歌” (House Poem)把書寫藝術和詩歌結合房子外牆以詩歌和書法裝點已成為匹茲堡藝術博物館(Mattress Factory Art Museum)在匹茲堡市的一處人文景點。黃翔經常參加紐約各種詩歌文藝活動。他不光寫詩,也用聲情並茂的朗誦和形體表演,演繹他的詩作。其生平被拍成多部中、英文電視、電影專題紀錄片。英文媒體《紐約時報》及相關藝術雜誌記載了他赴美20年人文精神行跡。義大利、西班牙、印度、德國、日本、臺灣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相關人文藝術紙媒與網媒,也報導了他的創作行蹤。

  • 人类文明脉络与走向
    By 黄翔

    21世纪今天的当下,是血肉生命“宇宙人体”星际思维的时代。是全人类“解天象”“读天书”、全身心颖悟宇宙时空“立体交叉”的“生命大诗”禅境大道的时代!!!告别的是人类感官感知、思维认知中的“过去时”,承传的是人类文明、文化菁华和史前大智慧,开创的是任何党派意识形态窠臼之外、以“诗、书、画、行、声”为主体的表现形式,以“诗学、哲学、现代科学、人体宇宙宗教”的立体综合的“宇宙生命大诗”为精神内涵,纵横宇宙洪荒、拓展与延伸宇宙时空之旅!!!驾驭的非金属制造的“宇宙飞船”,而是终由圣主恩赐和指派天文领域“科技诗人”开创的“日光飞船”“月光飞船”“星光飞船”,同类中的每一个生者,都无不是浩瀚宇宙无垠时空中的长途跋涉的旅人! 地球上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或任何民族和国家的任何个体,在全球文明与文化“裂变与创新”的当下,绝非一只一只的鹰隼的孤立单飞,而是以穿越时空、展翅翱翔的一个庞大队列、罕见于世的鹰群出现!!!也许,另一个“宜于人居的地球”也就在同一时期鹰群冲刺的行程中出现与发现!而濒临“衰老”和“变得不稳定”的“地球人头顶”的太阳,终将由“一个新的太阳系”的“年青的太阳”意外也“必然应运而生”所终极取代…… 生命的太阳是永不会“坠落与崩溃”的!!! 适宜人居的“另一个地球”隐匿于苍茫外太空、终必被“宇宙之旅”者发现于跋涉的行程!!! 辐射精神“智慧极光”的“人”必永生于世,“天地人一体”中与天空和大地同寿! 特在此双掌合十,为21世纪的当代众生同类深深祈祷与祝福!!!

  • “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
    By 欧荣等著

    本书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为主线,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作为重审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视角,探讨现代城市文化空间中诗歌从田园模式向城市模式转变,反映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趣味,体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城市诗学策略。

  • 人体极光:时空斑驳的清音: (“东方大诗”卷二)
    By 黄翔 著

    北极光为何于流光溢彩?为何投射自“高处不胜寒”的天顶?为何出奇不意地灼亮于天然自我释放?它是天生性情的隐者。无意识中却自身点亮于自身。辐射前无渲染、传播的预示与先兆。消失时垂簾于谦卑中了无遗痕。 北极光!北极光!哎,你柱立的是惊艳的光柱。你悬挂的是色彩的瀑布。你揭幕于形色迥异的巍然独存!你外化于与生俱来的天然自由! 浩瀚天宇是你的大背景。汇聚的是宇宙时空中饱和的能量。不受制于任何外力的驾控与主宰。 “天马行空”行迹纵横于世外净境; “独往独来”墨彩孤绝于水泥丛林。 你的出现是无争于世、自生自灭的“无垠时空”中的“行为书写”!!! 你的存在是形色独具者中个体生命“人文极地”内的“精神极光”!!!

  • 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
    By 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

    以歷史縱貫,以課題橫跨,秉持文學、文獻、文化「三文主義」精神編撰 閱讀、認識馬華文學與文化的最佳導引 走入新馬華人社會的必讀之書 王德威:華語世界體例最為宏闊、內容最為豐富的讀本。 最龐大的跨國作者群 66位學者、作家、116篇專文 新詮釋、新觀點、新視野 重探19世紀至21世紀新馬華人文學、文化發展脈動 展示馬華文學文化獨有魅力 王德威序文導讀 梅家玲 陳國球 鄭毓瑜共同推薦 《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由學者作家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是一本以論述為主的介紹性讀本,其出版旨在為中學、大專院校的學子,或是對馬華文學、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本學習和入門的讀本。讀本規畫的內容,不僅涵蓋馬來西亞(含馬來亞時期)華人社會的歷史與文化脈絡,同時對重要的文學思潮、事件與作家做出整理敘述,藉此引導讀者認識和掌握馬華文學的發展脈絡。此書採單元形式編纂,力求透過史觀、事件、思潮、議題等不同組合,集眾人之力完成。 本書包含十二個單元,即一、南中國海的波浪;二、赤道線上的烽火;三、冷戰時代的地緣政治與南洋文學版圖;四、寫實主義與社會現實主義;五、冷戰現代主義與馬華文學新浪潮;六、風土,鄉土與地方感;七、犀鳥飛越神山:婆羅洲書寫;八、歷史,家國與認同;九、在馬哈迪時代抒情;十、在臺:寫在家國之外;十一、多語,多元與華馬文學;以及十二、視與聽:電影、劇場、歌謠、書法,分別從馬華歷史譜系、政治遭遇、風土人情、語言文學等方面,呈現一百五十年來華人在馬來半島和周邊地區的行旅、移民、墾殖以及落地生根的經驗。撰寫者根據選題提供扼要文字,彼此串聯,形成有如星座圖般的敘述網絡,既有時間多維向度,也有重層地理、社會、人文的積累。 馬華文學處於多族、多語、多元文化、生物多樣性環境,歷史、社會、政治、環境、日常生活、性別、情意、慾望、氣候劇變、護生等議題,在「後現代」、「後殖民」、「後認同」、「後人類」或「人類紀」的視野裡,有不同的文學或文化詮釋,本書在新紀元、新媒體時代編成,反映這些喧譁眾聲的關注。另一方面,文學形式、文類、呈現平臺、傳播載體、閱讀受眾早已有別於上個世紀的樣貌,閱讀文學的同時,其他文化、文類(如通俗類型)往往也在讀者或評論者的視閾之內,或為文化研究的對象,或為閱讀與論述之外的視聽向度,或為文學文本的指涉互文,本書也納入若干篇相關文字。 歷史、事件、議題、人物在本書縱橫交叉貫穿,在在涉及文學、文獻、文化,除了在「多語、文學平臺與類型小說」卷擴大涵蓋面外,編者在「視與聽」卷將眼睛與耳朵放遠拉長到電影、劇場、歌謠、書法等文學「姐妹藝術」的抒情或再現媒介。 從晚清到21世紀的今天,這個南洋華文書寫場域的歷史早已超過一百二十年,本書以一個宏觀的視野回望過去兩個甲子以來的文學事件、議題、人物、文本、運動、思潮、社團等,在不同撰寫者的書寫、檢視與敘述中自有微觀的評點與刻畫,本書希望可以提供讀者一幅見樹又見林的馬華文學圖像卷軸,讓讀者張看閱覽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