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文化政策之脈絡與實踐

歐洲聯盟文化政策之脈絡與實踐
ISBN-10
986350131X
ISBN-13
9789863501312
Category
Political Science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General
Pages
696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6-02-15
Publisher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Author
廖揆祥、劉以德、李長斌、林曉薇、張淑英、林詠能、仲曉玲、阮若缺、賴嘉玲、王啟明、陳學毅、鄭得興、梁崇民、沈中衡、梁福鎮、鄭欽模、林子立、苑倚曼、張孟仁

Description

文化是歐盟「多元一體」精神的基石,本書探索歐盟的文化政策脈絡, 並同時從歐盟與會員國層級剖析各文化領域的實踐。 今日,文化日益被當作是歐洲各國提升經濟發展、創造就業、促進社會融合、強化與他國交流之重要媒介。歐洲整合之父莫內(Jean Monnet)曾說:「倘若歐洲整合能重新開始,吾將由文化著手。」事實上,文化乃歐盟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多元一體」(Unity in Diversity)精神的基石。在過去,對於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共享價值的凝聚,確保了歐洲的和平、繁榮與團結。在當今全球化的國際社會中,文化可從區 域發展、就業、產業競爭力等經濟層面,到遺產保存、促進文化多樣性、跨文化溝通、認同、語言與教育等社會文化層面,成為解決歐盟許多困境之契機,並貢獻於 歐盟對內與對外的永續合作與發展。 此本專書乃是國內第一本以歐盟文化政策為焦點的學術論著,也是首次嘗試邀集全國十二所大學之歐盟與歐洲研究學者共同寫作與發表,分為文化與區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認同、語言與教育、文化外交等五篇,期盼能對歐盟在文化層面的研究做出貢獻。

Similar books

  • 百年變局裡的歐盟: 疫情治理與經濟外交
    By 丁純、羅天宇、洪德欽、陳蔚芳、羅至美、楊娜、楊三億 、鄭春榮、林子立、劉書彬、李貴英、葉斌、胡子南、忻華、楊成玉、趙懷普、卓忠宏、朱景鵬、金玲、賴昀辰

    四大危機重挫歐盟統合,而2019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更對歐盟形成了更嚴竣的治理困境。歐盟雖在近十年當中經歷歐洲憲法危機、金融危機、移(難)民危機和英國脫歐危機等,惟正如歐洲統合之父莫內所說的名言:「歐洲形成於危機之中,它將是應付這些危機所採取解決方案的總和。」從歐盟應對危機的歷史進程而言,歐盟以其韌性逐一漸進克服。歐盟之政策因應及其成效等仍然處在持續變動與觀察階段,本書之各篇章總計集合了兩岸歐洲研究的二十位專家學者,其專業領域含蓋了法律、政治、經濟、國際關係、金融等。收錄之上篇各篇論文可以對疫情治理獲致一個較為宏觀而全面性的了解;依此,下篇之各篇論文集中於經濟法制層面之分析,此對於了解歐盟最新之法制發展、區域經濟合作、貨幣競爭等亦能提供大時代變局下的脈絡思考。

  • 英國脫歐與歐洲轉型
    By 李貴英、吳志成、丁純、羅至美、卓忠宏、葉國俊、鄭春榮、范一楊、賴昀辰、楊三億、佟家棟、劉程、成新軒、譚偉恩、張浚、陳麗娟、吳志成、張萌、陳淳文、謝國廉、陳新、李巍、鄧允軒、熊煒、姜琍、高啟中、李明明、余佳璋、王雅琪

    2016年6月,英國舉行全民脫歐公投,得到了超過半數民眾的支援,這一公投結果無疑給英國乃至歐洲政治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一方面,作為英國所謂選舉民主的成果,雖然在短期內緩解和轉移了英國社會的某些矛盾,但必將給英國政治經濟和內政外交產生深刻影響,另一方面,脫歐公投也激化了英國國內新的社會分化和政治競爭,加重了歐洲一體化深化的困境。不僅如此,英國脫歐還開創了民族國家退出區域合作聯盟的先例,它所折射的歐洲社會反一體化和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國家主義的抬頭,不僅將對歐洲國家治理和區域轉型產生重要影響,有損歐盟的國際地位和全球影響力,使區域一體化和全球多邊合作面臨巨大考驗,也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世界政治格局與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 本書緊扣英國脫歐、歐洲轉型與國家治理三主題,闡述歐盟成員國面對債務危機所進行之結構改革、德法兩大核心成員國的政治領導與合作、中東歐國家在歐盟的利益訴求,以及歐盟主流政黨因應歐洲一體化、政治化的戰略與策略,並詳析歐洲於經濟貨幣政策、對外直接投資、就業政策協調、共同農業政策、司法整合、公民社會政治參與、基本人權保護等領域的發展與轉型。

  • 廿一世紀歐洲聯盟的對外關係

    本書是兩岸歐洲暨歐盟研究學界首次共編共著且同步出版的第一本歐盟研究學術專書,探索歐盟在經歷廿一世紀初一系列危機後,如何重新定位在國際事務上的角色,採取何種策略來實踐歐盟所堅持的理想、捍衛歐盟所在乎的利益。全書分上下兩篇,收錄廿篇專論,分別從總體和雙邊的角度,聚焦十個主題,每一個主題由兩岸學者各撰述一篇專論,是兩岸歐洲暨歐盟研究交流合作的新里程碑。

  • 臺灣文化權利地圖
    By 劉俊裕, 張宇欣, 廖凰玎

     《臺灣文化權利地圖》一書,試圖藉由對臺灣在地文化權利現況的觀察與描寫,讓國內外「文化權利」之學理論述與臺灣各都市、地區的實踐個案相互接軌,銜接起國家與都市、地區層級之間文化權利的論述空缺,提供讀者一個按圖索驥、逐步建構臺灣文化權利地圖清晰圖繪的方法。

  • 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本土人文社會學者
    By 施正鋒

      從威權走入民主的過程中,台灣社會的暗夜中,同時也亮起許多光燦的星星。這些星光,在不同角落、不同位置發光,讓被壓抑的社會,也有生命力的存在。   民主的進程,不只需要在政治上的努力,也需要思想的啟蒙、文化的滋潤、藝術的安慰。這些本土人文社會學者,比起政治人物,貢獻更龐大、影響更深遠,甚至,他們正是支撐起台灣國民意志不被擊倒的力量。 主編簡介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蔡吉源   台灣心會秘書長 田君美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彭百顯   開南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蔡芬芳   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助理教授 李勤岸   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黃居正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陳茂雄   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 歐洲聯盟的歷史發展與理論辯論
    By 李正通、李俊毅、卓忠宏、苑倚曼、陳欣之、盧倩儀、鍾志明、藍玉春、羅至美、蘇宏達

    本書收錄十個專章從不同的理論切入, 探討不同時期歐洲統合運動的發展, 並劃分為兩篇:上篇計六章, 以歐洲統合的大歷史演進為研究對象, 以1958年1月羅馬條約生效,1969年12月海牙高峰會議,1990年10月德國統一,2000年12月尼斯條約, 以及2005年5~6月法國和荷蘭否決歐洲憲法條約為五個歷史分期點, 將歐洲聯盟自1950年以來的歷史發展分為六章, 逐期探索1950年舒曼宣言迄今, 歐洲聯盟和統合理論的發展.下篇計四章, 以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 共同貨幣政策, 共同睦鄰政策和對外人權政策之演進為對象, 企圖從研究共同政策的演進切入, 來解釋歐盟發展的歷史, 並提出理論辯證.

  • 城市老工业区转型与再开发:理论、经验与实践
    By 陆军 等

      本書遵循問題導向研究路線,沿着城市老工業區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細致梳理了城市老工業區功能轉型與再開發的概念內涵、理論基礎、主要問題、組織特征和開發模式,擷取了美國「銹帶」、魯爾、蘇黎世、洛林和巴爾的摩、橫濱、巴塞羅那、悉尼等兩類城市老工業區重新煥發生命活力的經典案例研究,通過剖析其成功經驗及對策措施,指引中國傳統資源型城市改造及城市歷史老工業區升級。

  • 歐盟法之基礎原則與實務發展(下)
    By 洪德欽、陳淳文 編

     歐盟創設的法律體系具有高度的特殊性及比較意義,本書乃為中文學界迄今探討歐盟法發展最完整和深入的專論。歐洲聯盟乃基於會員國簽署的條約而成立,且歐盟條約有別於一般國際條約,已創設了一個特殊的法律體系,使其條約及規則等法律於生效後,就成為會員國法律之一部分,並且具有直接及優先適用效力。歐盟法乃規範歐盟機構暨人員、會員國、個人(自然人及法人)、對外事務等關係法律之總稱。本書由洪德欽、陳淳文教授共同主編,結合了國內頂尖的法律學者,對歐盟法律體系作全面性的闡述及論析,尤其著重里斯本條約於2009年12月1日生效後的法律變遷以及對歐盟政策的意涵與影響。全書分上下冊出版,由十六位學者專家執筆,堪稱中文學界迄今探討歐盟法發展最完整和深入的專論。下冊收錄的八篇論文,內容著重歐盟法律在實務面的探討,針對競爭法之架構與範圍、卡特爾議題、移民問題、補貼法、環境維護、能源供應、食品安全、文化、經貿等面向,作精闢的論述。

  • 臺灣國際教育政策與實踐
    By 蔡金田, 劉素珠

    鑑於全球化之衝擊與地球村之生命共同體理念,國際教育乃成為新世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世界各國對於國際教育推動不遺餘力,綜觀台灣亦戮力於國際教育政策之擘劃與推動。本書基於國民小學是國家發展的根基,唯有小學階段扎根國際教育之永續政策與執行力,方能奠定及裨益培育具備全球移動力與競合力之國際化人才。 本書特色 國際教育議題重要而備受關注,本書以IPO為架構,關注教育現場之策動,完整論述臺灣國際教育之政策與實踐。

  • 聽,鯨在唱歌: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
    By 許育健

    ●融合理論與創新●深化國語文教學●啟動教學實踐力 打開學習的任意門! 素養導向教學不再只以學科知?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而是關照學習者可整合運用於生活情境,強調生活中實踐?行的特質。若我們希望學生能清楚溝通表達、在學習中獲得啟發、能夠運用策略解決問題,那麼,國語文素養絕對是重要關鍵。本書內容配合108新課綱強調的語文素養:1.工具(即字語句段篇的語文知識);2.文學(即語言文字呈現的美學蘊涵);3.文化(即文本中所承載的社會人文內涵) ,透過以上三方向學習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能力,並介紹了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原則、方法與實作要領。 全書概分為九章,前二章先談論語文素養及十二年國教國語文領綱,其後五章分別對聆聽與口語表達教學、注音符號教學、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等語文能力主軸,談論其學習重點(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教學的觀念方法與原則,並提供六篇具體示例供教學設計思考。最後二章分別針對國高中教師重視的「古典詩文教學」,以及數位時代不可避免的「語文教學與教育科技應用」,進行專題的討論。本書不僅適用於國語教材教法、國語文教學研究等課程授課用書,更適合中小學國語文教師、師資生,及所有期待提升國語文專業素養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