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学院派作家研究

20世纪美国学院派作家研究
ISBN-10
7310042441
ISBN-13
9787310042449
Category
Literary Criticism / American / General
Pages
192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3-08-01
Publisher
BEIJING BOOK CO. INC.
Author
李莉

Description

《20世纪美国学院派作家研究》共分7章,主要内容是对20世纪美国学院派作家进行总体概括,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分子的作用、价值和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总结,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学院派作家的发展、特点和学院派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同时对有代表性的美国学院派作品进行深入挖掘、探索、研究,选取一部乃至多部作品,做比较详细的内容与形式上的分析,给出自己的评价,并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美国学院派作品的特点,找出文学创作的规律性因素,为国内同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Similar books

  • 纽约派诗歌研究
    By 刘立平著

    本书共分8章,运用爱默生的诗学观点、抽象表现主义的画论以及先锋派的理论,结合纽约派具体的诗例,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详细探讨诗人与自然、诗人与城市、诗人与绘画的关系,将纽约派诗人与整个纽约的城市文化结合起来,以此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纽约派的发展进程。

  • 托马斯·品钦四部小说的空间问题研究
    By 李荣睿著

    本书以后现代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四部小说《V.》《拍卖第49批》《葡萄园》和《性本恶》为研究对象,将叙事空间研究和空间批评理论相结合,从空间的角度分别考察这四部小说,以便更好地揭示作品对人物思维方式的批判,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品钦对后现代多样性多元化的谨慎态度、作品的后现代叙述技巧与社会政治含义的深层关联,以及小说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化思考。

  • 美国性别批评理论研究
    By 王楠著

    本书考察妇女运动第二波以来美国性别批评的历史缘起、文学诉求和政治使命,整理性别理论的思想资源、观念形态和文化主张,尝试用性别视角反思文学理论生成的外部条件和内在陈述方式。全书论述把伊莲·肖沃尔特的女性批评学和朱迪斯·巴特勒对性别的文化批判思想作为问题本身,探讨美国性别批评思想的历程及政治相关性。

  • 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
    By 程爱民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对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进行研究的专著. 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 本书对美国华裔小说的起源, 发展与繁荣进行了较为全面, 客观的评介, 试图在文化身份的构建和变化, 强势文化/话语与弱势文化/话语的冲突与美国华裔文学的关系, 美国华裔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的多样性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并试图探讨美国华裔文学, 尤其是当代华裔文学对丰富美国文学, 推进美国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从形式回到历史——20世纪西方文论与学科体制探讨
    By 周小仪著

    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学观念进行本土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指出西方文论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功能。全书分为理论和概念、学科与实践两编。

  • 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二卷)外国文学流派研究
    By 刘锋, 申丹, 王邦维总主编

    本书以世纪为中轴,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内研究者对东方和西方每个世纪主要文学流派所做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重点突出,每一个世纪都以总论开始,给出流派研究的全貌,而后对重要流派进行专题考察,着重剖析涉及热门话题的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

  • 当代文学的“历史化”
    By 程光炜著

    本书认为通过“重访”的方式,才能比较客观和真实地接近它,把其中被各种叙述所覆盖和压制的东西尽可能地揭示出来。这种揭示的目的不是“揭破历史真相”,“发现历史隐秘”,而是把它变成研究今天文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 当代文艺理论家如是说
    By 王文革, 李明军, 熊元义

    本书编选了近40位颇为活跃的老中青年文艺理论家的访谈录。这些访谈集中反映了这些文艺理论家对文艺理论前沿问题、重大现象和核心理念的思考和研究成果等。

  • 野径与禅道:生态美学视域下美国诗人斯奈德的禅学因缘
    By 毛明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是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BG代表人物之一。斯奈德的生态思想在西方世界影响很大。这些思想与东方文化,特别是禅宗有着深厚的渊源。研究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比较文学界的关注点之一。区鉷的博士论文《加里·斯奈德与中国文化》在学界第一个涉及该问题;钟玲的《斯奈德与中国文化》和《美国诗人史耐德与亚洲文化:西方吸纳东方传统的范例》,耿纪永的《生态诗歌与文化融合:加里·斯奈德生态诗歌研究》,毛明的《跨越时空的对话——美国当代诗人斯奈德的生态诗学与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等著作辟专门章节,沿着比较文学的思路对该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值得强调的是钟玲开辟了经由书画作品了解斯奈德佛禅思想的路数;毛明研究了道家思想在斯奈德佛禅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推进了研究。但由于缺乏基于原典的禅宗佛教思想的系统研究,零星出现的佛禅资料多成了斯奈德思想的注脚。陈小红、洪娜、高歌有关斯奈德的专著对此问题也有零星涉及。陈小红的《论加里·斯奈德的禅宗生态观》和耿纪永的《论斯奈德的生态区域主义与佛禅》等文章通过比较零散的事实证据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宏观的论断。陈智淦等人的《漫游山野,隐于人世——加里·斯奈德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联姻》首次尝试将禅宗作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一部分与斯奈德进行对话。总的说来,学界从亚洲文化、中国文化、佛教文化三个层面入手探索该问题都有诸多进展,但缺乏基于原典的佛禅思想研究始终是深入考察二者关系的最大障碍。另外,上述研究的切入点选择也值得商榷。文学、诗学、伦理学、生态思想、佛禅的有机整合需要一个合适的框架,作者认为,这个框架应该是生态美学,因为一般来讲美学介于文学与哲学之间,便于沟通二者,且能较好地符合斯奈德作为后现代诗人、生态思想家的特点。

  •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五卷)近代卷(下)
    By 吴笛总主编, 蒋承勇等著

    本书主要研究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尤其重视巴尔扎克、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哈代等世界经典作家重要作品在源语国的生成以及在欧美和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再生成,并且特别关注报刊、图书出版与流通对经典生成的催发作用,以及影视等媒介在经典传播与再生成中的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