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微笑-達文西

永遠的微笑-達文西
ISBN-10
9866260305
ISBN-13
9789866260308
Category
Juvenile Nonfiction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Art
Pages
224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2011-02-01
Publisher
驛站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Author
邢豔

Description

達文西,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且學識淵博並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

  在藝術創作方面,《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使達文西的名字永垂青史。

  在科學研究方面,他在光學、力學、數學和解剖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以及機械設計、土木建築、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或發明,甚至發明了人工機器人。

  對於達文西的個人生活,歷史上傳聞眾多。這個奇特無比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性格?擁有什麼樣的思想境界?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達文西的世界,去瞭解他、感觸他,探索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心靈世界……

Similar books

  • 以神祕微笑詮釋神性:解密達文西
    By 林真如

    擁有無與倫比的聰明才智與創造力,幾乎全能的天才 興趣領域涉及繪畫、建築、數學、生物、地理、天文、物理、發明…… 他一生漂泊,打造出一片獨屬於他的、結合藝術與科學的神祕宇宙 ◤《最後的晚餐》裡,十二門徒得知將有一人背叛耶穌時,他們的神情動作中傳達出了什麼樣的心理變化? ◤《蒙娜麗莎》為何能一百八十度微笑?五百多年來,這幅西洋美術史上最知名的油畫之一有什麼祕密? ◤《維特魯威人》擁有完美的人體比例,原來是達文西精心研究人體學、解剖學的成果? 本書從達文西的兒時生活開始寫起,一直追溯到他成為一名畫家、科學家後的生活,以及他在藝術事業、科學事業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再現了達文西充滿波折、跌宕起伏的一生。 李奧納多‧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並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三傑」。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一生未婚,為追求理想一直過著奔波和勞碌的生活;他的作品使科學和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在世界美術史上堪稱獨步;他的《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更是成為繪畫史上的傳世佳作。 達文西總是時時刻刻觀察生活,他的畫本上畫滿了各種人物的面孔、表情、身軀等,以及各種自然風光、動物身軀等,這些都是他創作的最好素材。 此外,他還喜歡進行著各種科學實驗,研究飛行器,設計水力機器,觀測天體,考察動植物的性能等,並設計製作了第一個救生圈、第一個降落傘、第一個照相機暗箱…… 正是科學與藝術的巧妙結合,讓達文西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成就,也創作出多幅留傳至今的世界名畫。 達文西是幸運的,生於文藝復興那個俊才輩出的時代;但同時他又是不幸的,那個時代的米蘭政治動盪不安,致使達文西晚年走上了漂泊的生涯。晚年時期,他定居法國。一五一九年,思念的痛苦伴隨著達文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希望本書能讓讀者們了解這位名人博學多才的一生,領略人間藝術中最接近上帝的靈感和智慧,體會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他為藝術、科學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 關於西方典故的100個故事
    By 劉思湘

      以典繫文,以文明典。 在故事裡了解典故,在典故裡了解西方文化。       看似單純的典故背後,有著曲折豐富的故事,有來自西方神話、聖經、文學、歷史、民間流傳千年……     每一個故事都有豐富的知識與史料,認識西方文化,從打開這本書開始……           西方的文學長河中,累積了豐沛的口頭流傳和文字記載典故。   這些典故讓語言變得鮮活,使人們更容易溝通思想。                 但是,由於文化的差異,我們在閱讀西方小說、典籍或是看西方的影視劇時,經常會遇到典故上的認知障礙,無形中少了許多心照不宣的幽默,十分可惜。     特別是在這個一體化的世界裡,不同的文化日益交融,這些典故更是成為了瞭解西方文化逃不掉的功課。  ...

  • 了解西方文化逃不掉的100個典故
    By 劉思湘

    ★100個典故裡的故事,讓你快速了解西方文化,早日成為世界人。★   看似單純的典故背後,有著曲折豐富的故事。 抽絲剝繭,恰如羚羊掛角,看似無跡可尋,實則暗藏玄機。   以典繫文,以文明典。 在故事裡了解典故,在典故裡了解西方文化。   由於文化的差異,我們在閱讀西方小說、典籍或是看西方的影視劇時經常會遇到典故上的認知障礙。特別是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密切,以及留學的低齡化,大家都會關注一個問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應該如何避免,我們是否能夠早些的瞭解西方文化、以便更快適應海外的生活?   相信本書以豐富的知識和史料,來講述的各類典故的精彩故事,既能成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也能成為你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把鑰匙。   諸神的花園-來自神話的典故 上帝之手-來自聖經的典故 薄伽丘的書房-來自民間傳說的典故 繆斯的恩賜-來自文學作品的典故 克莉奧的書卷-來自歷史的典故

  • 寫給入門者的西洋美術小史【增修新版】
    By 章伊秀, 邱建一, 水瓶子

    提香畫肖像的功力讓無數的權貴為他卑恭屈膝,據說查理五世非常寵愛他,每當他提筆畫畫,就賞他千銀,而其他的權貴為了求得提香一畫,竟也互相比較競爭起來了。提香受到的尊重,是繪畫地位有史以來的大勝利,人們終於相信一位大 94 邱比特的教育:柯雷吉歐,油畫, ...

  • 告訴你一個達文西的故事
    By 王志豔

    告訴你一個達文西的故事

  • 西洋藝術家事典
    By 王仲章

     這是一本西洋藝術導讀史,從西元前後的邁隆、喬托、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盧梭、高更、梵谷……等,共收錄一百位西洋藝術家的作家作品,也是幫助讀者進入藝術殿堂的最佳入門指南書。  西洋藝術在藝術史上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希望能展現整個西洋藝術演進的過程,因此本書依藝術家時間先後介紹,從西元前希臘羅馬到近現代,不論是文藝復興、寫實主義、印象派、抽象派、野獸派和超現實主義等各派別,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將其一生與藝術相關的事件串連,包括如何發現天賦走上藝術之路,引發創作動機的事件,創作的歷程,並剖析其精彩傑作的構圖、色調,與令人激賞的美感,引領讀者進入藝術的世界。  藝術家的生平與藝術創作息息相關,了解其一生重要經歷,引發創作的相關事件,才能了解其創作背景,與在藝術史上刻下痕跡的原因,因此本書是藝術家的小傳,也是進入藝術世界的最佳入門書,書中並附有經典名作讓讀者欣賞西洋藝術家驚世的作品。

  • 藝術走廊:一窺作品背後的故事
    By 科普小組

    在莫扎特臨終前三個月, 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 「天命難違,誰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 生死有命,是人生不可挽回的,一切只好任隨它去……」 莫扎特抓緊製作這部《天鵝之死》的《安魂曲》,在莫扎特還沒寫完這一生命的最後樂章,便溘然與世長辭。 ◤生旦淨末丑各為什麼含義 對戲曲頗有研究的徐渭在《南詞敘錄》中說:「生即男子之稱,史有董生、魯生。」「宋伎上場,皆以樂器置籃中,擔之以出,號曰花旦,今陜西猶然,後省文為旦。」「丑,以墨塗面,其形甚丑,今省文作丑。」「淨,此字不可解。余意即古『參軍』二字合而訛之耳。」「末,優中少者為之,故其居末……家奴多用末扮,亦古參軍、蒼鶻之意。」 ◤喜劇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中國戲劇中的喜劇,有人說從上古時期就出現了。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上古時期,人們在歡慶勝利或逐鬼驅疫時,由一人身披熊皮,頭戴面具,一手持盾,一手舞戈,其餘眾人或扮十一獸神,或扮逐鬼英雄。這種歡呼跳躍、大唱祭歌的儀式,被稱之為儺祭。這儺祭也被視為中國喜劇的開端。 有人則認為,喜劇是從公元前8世紀的俳優演變而來的。所謂俳優,是指那些專門為取悅國王貴族,進行滑稽表演的演員。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優孟衣冠」就是中國喜劇的初始階段。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為何都是裸體 藝術家羅丹的評價:「希臘人這種特有風氣產生了特殊的觀念。在他們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於思索的頭腦或者感覺敏銳的心靈,而是血統好、發育好、比例勻稱、身手矯健、擅長各種運動的裸體。」 ...

  • 鱗之盡 04 天光國[完]
    By 米米爾

    人氣作家/香草、醉琉璃 共同推薦(筆畫排序) 《風之谷》的物種對立、《黃金羅盤》的蒸汽龐克 超奇幻的異星冒險,迎向嶄新的未來!異星冒險最終章—— 時空破碎、最後的盡頭。 星與生命,缺一不可。 大殞落範圍逐漸擴大, 諾瓦星人的貪婪,加速了星球邁向毀滅的節奏。 失蹤許久的受召者達文西終於出現, 卻也同時將桑亞等人捲入拯救世界顛覆的任務中…… 重力和時間扭曲的裂縫通道,與鱗蟲巢緊密相連, 最後大風吹起,少女青年親眼得見「鱗之盡」—— 蟲后與蟲之王的密語解開,超越時空的幻象顯現, 一個是「當下」一個是「家鄉」, 異星與地球,少女如何抉擇…… 本書特色 繼《天夜偵探事件簿》後 米米爾.嶄亮新作 「星際與魔幻的融合,非常創新的故事設定!」——人氣作家/香草 《鱗之盡》依舊維持著米米爾老師擅長的奇幻骨幹,但是將故事場景擴大至宇宙後,劇情便多了無窮的可能性。 在「諾瓦星」上,你找不到我們熟悉的北極星、月球,也看不到散布天際的漫天銀河,卻找得到天婦羅蓋飯,以及美國拓荒或南法風格等等的建築!?這……到底是個怎樣的古怪世界? 地上是鱗蟲的領域,地下是人類的生存戰爭。 穿越宇宙的少女,許下最後的抉擇!

  • 西方美學關鍵思維
    By 曾長生

    臺灣適合閱讀的藝術理論專書不多,且多分散於哲學、文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美術史與藝術家傳記等論著中。本書即結合了美學、藝術史與創作理論,深入探討西方美術史(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演變的文本中,具代表性的關鍵論述。這本經作者多年時間研讀整理出來的心得,計二十二篇專文,多參考自西文權威著作。每篇並於文前附有提要,文後則列舉討論議題與圖片說明,以供讀者參閱思考。另附有關鍵詞索引,適合大專美術相關科系學生做為藝術理論教材,一般藝術專業人士和美術收藏家也可將之做為補充讀物。

  • 剩餘的天空
    By 郭至卿

    夜晚降下牢籠/撒下希區考克的懸疑/只有月光撥開黑暗早起的鳥兒 衝進/日出洩密的方格內/叼起一片曙光 難道要/縫補天空的破衣裳?郭至卿兼具商人、詩人雙重身分,亦是專業的日式俳句研究者。她習慣將看到某場景、事物的心靈感動(近乎寫生),呈現在詩句創作。她想像的納粹可以關乎春天、枯原與世紀的血;她看見的柳枝總是一生沾霧,不論聚首或揮手;她聽到祖母口中的月亮可以啟發女權,題材看似無關卻互有牽連。作者以「詩的善變」彌補「命運的善變」,手法不慍不火,解構遲來的正義與遺憾,充分展現人道關懷,傳遞溫暖正向的良善。從郭至卿詩中發現人的想像力和修辭學的巧妙結合,讓人看到意外不同的現象面和奇幻界,使人讀來感到有新鮮刺激的快感而捨不得放棄它。──詩人.評論家向明郭至卿不拘泥於一己小情小愛,由此書名稱《剩餘的天空》,亦可看出郭氏的生命體認,她由尋常空間的視覺看出隱於其間的時間意涵。──詩人.評論家白靈郭至卿的《剩餘的天空》,如是耐人咀嚼,等待你去撥雲見天見空,等待你想像拼圖後的天空。──詩人.評論家蕭蕭雖然詩裡嗅不出閨秀氣,但她對於諸如時間、戰爭、死亡的思考,也沒有男性詩人那種抽象的形上觀,卻自有她個人的特色。──詩人.評論家孟樊很容易在她的詩句中,看見那一雙真誠看待世界的眼睛!透過文字的浸潤,荒原中靜靜抽出讓人期待的青苗,其實就是她的詩!──詩人.評論家葉莎至卿的詩是細緻的冰雕,詩作婉轉隱約富含人生哲理,詩句簡潔意象鮮明,擅於運用陌生化技巧。──詩人.評論家季閒【特別收錄】〈郭至卿答客十問〉/李瑞騰教授〈精英之惡:權力的裂罅──讀郭至卿《剩餘的天空》有感〉/朱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