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如果某個男人或女人讀了這本<<先知>>,
<<先知>>、<<沙與泡沫>>
別再抱怨「人間不值得」!從先知到先知的花園,從人間風景到自然萬物,從追尋真理的價值到向宇宙的一切存有致敬……紀伯倫跨越歲月長河,將從生到死的道理化為炙熱深情的散文詩,宛如飢渴心靈的一汪泉眼,指引我們步上最清醒、最有意義的坦途。 【本書特色】▶ 收錄紀伯倫絕筆遺作《先知的花園》,完整總結先知思想與智慧。▶ 一部人間清醒、宇內和諧的「身心靈小聖經」,2023發行百年紀念版!▶ 靈性語言搭配親手畫作,讓閱讀沉浸在愛與美的終極境界。《先知》出版後舉世驚艷,而《先知的花園》則是從紀伯倫遺稿中整理而來的續作,市上絕少流傳,卻是詩人耗盡生命、等待千年的「重生之書」。內容記述先知回到出生的島嶼,向人們傳遞他旅居漂泊十二年間獲得的啟迪,在經歲月洗禮的真知灼見中展現對命運的理解、豁達和慈悲。紀伯倫走過顛沛流離的生命,在《先知》與《先知的花園》中展現了不同的關注,前者著重人情世故和處事價值,後者轉而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兼以詠歎日月星辰萬物依存,可謂一脈相承又別具視野的體悟。 ▶關於無知或智慧,他說:別說我有智慧,除非你認為人人皆有智慧。我是尚未成熟的果子,緊緊攫住樹枝,直至昨日我都還只是樹上的花朵。也別說你們之中任何人無知,因為我們是生命之樹上青翠的樹葉,而生命本身超越智慧,必然也超越了無知。▶看著晨光下消融的露珠,他說:露珠所映之朝陽並不比太陽黯淡,你靈魂中所映照的也不遜於生命本身。露珠反射日光,因它與光並無分別,你映照生命,也因你與生命實為一體。▶他評價一般人眼中沒有生命的石頭或星星:你若能探測靈魂之深,衡量宇宙之高,你會聽見一種共同的旋律,那旋律之中石頭與星子齊聲歌唱,完美交融。紀伯倫跳脫宗教與傳統的束縛,在二書中以格外清晰的意識牽起世界與萬物的關連。他所闡揚愛與美的終極信念,自內而外洞察了生命的價值,這正是如今與疫情戰爭共處的惶惑年代,我們亟需尋獲的信仰與力量。 【推薦人】政大阿拉伯語系退休教授/鄭慧慈、諮商心理師/鐘穎——專文導讀陳榮彬(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宋尚緯(詩人)、林達陽(詩人、作家)——誠摯推薦 【名家讚譽】—關於《先知》▶紀伯倫的作品像個飽經滄桑的老人,講述為人處世的哲理,於平靜中流露出淡淡悲涼。——中國作家冰心▶紀伯倫是最早從東方揚起的風暴,他橫掃西方,為西海岸帶來了鮮花。——美國總統羅斯福▶世界將從這位黎巴嫩天才身上看到很多東西,他是二十世紀的威廉.布萊克。——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真理就在這裡,以黎巴嫩式的美、音樂和理念所表達出來的真理。這是一本小聖經,讓那些準備接受真理的人去閱讀,去迷戀。——《芝加哥晚報》▶《先知》具有東方蘇菲精神,闡述了許多高尚且富有哲理的教誨,文筆輕柔優美,如潺潺流水,有迷人的音樂感。——黎巴嫩著名文學史家漢納.法胡里 —關於《先知的花園》▶我閱讀紀伯倫已有數十年。此書開頭並不令人驚艷,但隨著內容的深入而變得非常有趣。書中充滿了哲理,所以不要急於讀完。五十年來,我每天都讀一點,它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書。——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紀伯倫的文字充滿詩意,讓我不時停下思考。我經常引用書裡精彩的語錄。如果你喜歡紀伯倫,《先知的花園》絕對不輸《先知》帶來的啟發。—書評網站goodreader 讀者▶這本《先知》續作應該放在各地的書架上。每次翻閱都會有新的發現。此書通俗易懂,語言流暢優美,思想雖然複雜卻蘊含深刻的道理,為讀者帶來了平靜、滿足與滋養。—書評網站goodreader 讀者
本书收录了著名诗人纪伯伦最著名的两部诗集: 代表真理的"小圣经""先知"和智慧格言集"沙与沫."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愛的本質、愛的魅力、愛與勇氣、愛的解析、愛與性、愛與婚姻等七個篇章,除了激勵人心的愛的名句之外,也選出隱含哲理的思考名言,同時還有少量的諺語,在在都是精挑細選,相信會給您在認識愛情上有許多幫助,不過遺珠之憾在所難免,有待再編選續篇之際,再予以辣躬。最後,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 追尋愛與真理的顛峰詩作 深刻啟發披頭四、甘地、羅丹、冰心等中外名家 ★與莎士比亞、老子並列世界三大暢銷詩人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集大成之作,有「小聖經」之美譽 ★出版至今譯成超過50種語言,全球銷售破千萬冊 ★獨創東西方前所未見的「紀伯倫體」,融合西方浪漫主義精神,與阿拉伯古典文學色彩 紀伯倫借神秘先知阿穆斯塔法之口,以散文詩為形式,悠然道出他對愛、婚姻、痛苦、死亡、自由……等人生課題的體會。 他用簡潔的文字和躍動的想像,乘載了最深邃的人生哲理。話語中不只充滿真知灼見,更滿懷對生活和命運的理解、豁達和慈悲。 關於【愛】,人們害怕失去愛、害怕孤單、害怕關係斷裂…… 但他說── 愛只付出自己,也只犧牲自己。愛不是佔有,也無人能據為己有。 因為愛就是圓滿自足。...
Reveals the life and character of Jesus Christ through the words of His contemporaries.
《泪与笑》是纪伯伦第一批散文诗的合集,也是他写得最美的散文诗集之一。《泪与笑》从一开始就展现了纪伯伦最关心的文学主题:爱与美、大自然、生命哲学、人道主义、社会批判、诗人的使命和孤独等等。可以说《泪与笑》预示了纪伯伦一生的创作方向,也集中反映出纪伯伦的艺术风格发展趋势。《泪与笑》中有许多篇章是直接针对人类社会中的不义和罪恶的,同时也涉及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主题,是纪伯伦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的—次集中展示。
內容簡介 紀伯倫這位先知,一八八三年誕生於黎巴嫩。五歲時隨母親移居美國波士頓。十四歲返回黎巴嫩,進入貝魯特的阿希馬大學就讀,所學的科目包括醫學、宗教史、國際法及音樂。 一九○一年畢業後遍歷希臘、義大利、西班牙,最後在法國巴黎學習繪畫。一九○二年開始大量創作,因《反叛的精神》一書得罪土耳其當局,被教會除籍,並被列入不受歡迎人物的黑名單。一九○三年因妹妹死亡,重回美國波士頓住了五年。這時他已是知名作家。一九○八年又到巴黎,認識了雕塑家羅丹、《青鳥》的作者梅特林克及音樂家德布西等人。二十七歲(一九一○年)時返回美國,定居紐約,終身未娶。 一九三一年四月十日,紀伯倫病逝於紐約。 《先知》、《沙與泡沫》是紀伯倫最享譽文壇的兩部作品,書中詩句飽含人生哲理,讓人讀來備感受益。 《先知》像一首生命的樂章,以鏗鏘有力的文字,敲打全世界讀者的心坎。奇妙的是,這部書百讀不厭,而且每次讀來,總會有不同的感受,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偉大作品! 最後,我們附上精選的《笑與淚》,這些美得像詩的人間哲理,可以是以文學角度來欣賞,可以是用來修行智慧的至理名句! 【特別推介】 ……如果某個男人或女人讀了這本書,竟無法安靜地接受這位偉人的哲學,心中無法歡唱著來自內心深處的樂章,那麼,這個男人或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我們可以宣布,他們確實已經?—死亡。?—芝加哥郵報 ……真理就在這裡,以敘利亞式的美、音樂和理念所表達出來的真理。這是一本小聖經,讓那些準備接受真理的人去閱讀,去迷戀…… ?—芝加哥晚郵報
內容簡介 日本有一部《英文引用句辭典》,全書共八五一頁,介紹了一六八種作家或作品被後人引用的情況。根據這部辭書,被引用最多的是《聖經》,介紹的篇幅達三九九頁;其次是莎士比亞,篇幅是二一七頁;其餘還有一六六種,篇幅總共二三五頁。另有一部《當代英文成語詞典》,收有一系列源於《聖經》的英文成語,數目多達四七五條。 這些材料表明,《聖經》的詞句和語匯,早已滲入一些民族的語言和日常生活中,成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聖經》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筆者認為,原因在於它不僅是基督教的經典,還是一部內涵豐富、意蘊精深的百科全書式巨著。基督教新教的《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由《舊約》和《新約》連綴而成,共六六卷;天主教的《聖經》另加《後典》(即《次經》)十五卷,共計八十一卷。 它們陸續產生於西元前十世紀至西元二世紀,多方面記載了古代巴勒斯坦地區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思想狀況,收錄了宗教、法律、倫理、文學、史學、哲學、民俗、音樂、美術、天文、地理、生物等大量材料,並載有精闢繁詳的箴言警句—它們被一代又一代人自覺地引為指導言論和行為的規範。近兩千年來,在遍及全球的基督教世界,無數讀者受《聖經》的哺育而成長為不同凡響的卓越人物。 美國第六任總統亞當斯說—?《聖經》是知識與德行的無價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另一位美國總統林肯認為—?沒有《聖經》,我們就不能明辨是非。 歷史學家H•G•威爾斯說—?《聖經》是把西方文明的結構合攏在一起的書,……如果沒有《聖經》,我們的文明不可能產生,也不可能維繫下去。 醫學家W•麥瑤稱—?無論境遇如何—?或患病或健康—世人總能從《聖經》中得到安慰和有益規勸。 教育家T•德韋特說—?在這個狹隘的世界裡,《聖經》正如一道窗,透過它,人們可以看見永恆。 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認為—?沒有《聖經》,就不可能教育孩童。 藝術家W•柯普爾感歎道—?《聖經》的每一頁……都莊嚴得像永恆的太陽,它的光照耀著每一世代,只賜予人類而從不索取。 然而,由於《聖經》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晚,由於基督教文化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影響不大,還由於其他種種原因,大多數中國讀者對這部世界文化史上少有的巨著還缺乏深入的了解。編寫本書就是為了疏通一條管道,使我國讀者對《聖經》(乃至深受《聖經》影響的西方文化)有較多的瞭解和較全面的認識,並進而從中獲得某些有益的借鑒:或以《聖經》成語豐富我們的文學創作,或以《聖經》格言啟迪我們的言行舉止。 當然,由於《聖經》不可避免地留有歷史的局限性,閱讀時務必持冷靜分析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是自不待言的。 本書由「語典」和「格言」兩部分構成。「語典」收入流傳較廣的成語典故五輯,共二七四條,大致依其在《聖經》中出現的先後次序排列。每條先介紹某成語的經文背景,再說明其本義、引申義或比喻義。「語典」不同於「事典」,一般得自某一語詞(如「福音」、「復活」、「背起十字架」),而不來自某段故事(如「該隱殺弟」、「最後的晚餐」)。本書未收「事典」。「格言」分為七篇?—「智慧篇」、「善惡篇」、「言行篇」、「修養篇」、「家庭篇」、「交往篇」、「傳道篇」和「百議篇」,共九○四條。 它們貫注著歷代《聖經》作者對宇宙、人生和社會的深湛思考,飽含著猶太教和基督教哲人為人處世的豐富經驗,處處閃射出希伯來式智慧的理性之光。
內容簡介 羅曼.羅蘭留給全世界人類相當豐富的智慧遺產。他是文學家,也是相當優秀的評論家,更是熱衷於人道主義的社會改革者。從他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擁抱大愛,期盼人類脫離痛苦,航向光明之彼岸的熱切心情!羅曼.羅蘭,法國小說家、創作家、隨筆思想作家和二十世紀法國文學的偉大神祕主義者之一。 本書乃是本著羅曼.羅蘭的信念──「愛與生活」出發。
內容簡介 本書從托爾斯泰的所有著作,如藝術作品、評論、日記、筆記、書簡等等之中,挑選出代表其各方面思想的語句,再分門別類,歸納成像辭典一樣的托爾斯泰思想體系。 第一部「生、死、愛」蒐集托翁的人生觀(倫理觀、宗教觀)語錄。第二部「國家、暴力、金錢」蒐集托翁的社會觀語錄。第三部「藝術、科學、教育」蒐集托翁的藝術觀、教育觀語錄。這些精選的格言,會讓您的人生旅途上,得到無限的啟示!